|
氣冷羅茨泵在停機時需要注意哪些步驟?时间:2025-09-18 作者:沃德氣體設備【原创】 氣冷羅茨泵的停機過程并非簡單斷電,需遵循科學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、真空系統污染或倒吸等問題。以下從停機前準備、停機核心流程、停機后維護三方面,詳細說明關鍵步驟與注意要點。 一、停機前:做好狀態核查與環境準備 停機前需先確認兩項核心條件,為安全停機奠定基礎。首先,檢查真空系統狀態,需確保系統內無正在進行的工藝作業(如鍍膜、蒸餾等),若仍有物料反應或氣體抽送,需先完成工藝收尾,關閉進氣閥門,讓泵空載運行 5-10 分鐘,將系統內殘留氣體充分抽除,避免停機后氣體滯留導致管道腐蝕或雜質沉積。其次,核查設備運行參數,通過控制面板確認泵體溫度(應低于 80℃)、冷卻氣體壓力(0.3-0.5MPa)、電機電流等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,若存在溫度過高、壓力異常等情況,需先排查故障,待參數恢復正常后再停機,防止故障擴大。 此外,需提前準備好停機工具與防護用品,如扳手(用于關閉閥門)、防塵罩(停機后覆蓋泵體),若處理過腐蝕性或有毒氣體,還需準備防護手套與呼吸器,避免后續操作中接觸殘留有害物質。 二、停機中:遵循 “先斷負載、后斷動力” 的核心流程 停機操作需嚴格按順序進行,重點防范倒吸與部件損傷,具體分四步: 關閉進氣與冷卻氣路閥門 先緩慢關閉泵體進氣閥門,切斷氣體來源;隨后關閉冷卻氣體供應閥門,若冷卻系統為獨立風機,需待泵體溫度降至 60℃以下后再關閉風機,避免泵體因突然斷冷導致局部過熱。操作閥門時需勻速轉動,防止因閥門驟關產生壓力沖擊,損壞管道密封件。 切斷泵體電源,監控停機過程 關閉進氣閥門 3-5 分鐘后,按下電機停止按鈕,切斷泵體電源。停機后需觀察轉子慣性運轉狀態,正常情況下轉子應平穩減速,無異常摩擦噪音或卡頓;若出現轉速驟降、異響,需立即檢查是否存在轉子卡滯或軸承故障,禁止強行再次啟動。 開啟防倒吸裝置,平衡系統壓力 停機后 10 分鐘內,需開啟系統預設的防倒吸閥門(如單向閥、破空閥),緩慢向真空系統內通入干燥惰性氣體(如氮氣),將系統壓力從高真空狀態平穩恢復至大氣壓,避免因系統內外壓力差過大,導致空氣或管道內積液倒吸入泵體,污染轉子與密封件。充氣過程中需控制壓力上升速率,每分鐘不超過 5kPa,防止壓力驟升沖擊設備。 關閉前級泵,完成聯動停機 若氣冷羅茨泵與前級泵(如旋片泵)聯動運行,需待氣冷羅茨泵完全停止轉動、系統壓力恢復至大氣壓后,再按前級泵停機流程關閉前級泵,最后切斷前級泵電源與輔助系統(如潤滑油循環泵),避免前級泵先停機導致氣冷羅茨泵排氣口壓力升高,引發轉子反轉。 三、停機后:做好檢查維護與環境防護 停機后需及時開展三項維護工作,保障設備下次穩定啟動。一是清潔與檢查,用干燥抹布擦拭泵體表面灰塵,重點檢查冷卻氣路管道是否有泄漏(可涂抹肥皂水檢測)、密封件是否存在老化裂紋,若處理過含粉塵氣體,需拆開進氣過濾器,清理濾芯內殘留顆粒物,必要時更換濾芯;二是狀態記錄,在設備運行臺賬中記錄停機時間、停機前運行參數、是否出現異常情況,為后續故障排查提供依據;三是防護措施,若長期停機(超過 7 天),需在泵體進氣口與排氣口安裝防塵蓋,防止灰塵進入;同時每周啟動泵體空載運行 15 分鐘,潤滑軸承與密封件,避免部件長期靜置導致潤滑油干結。 此外,需注意停機后的環境管理,保持設備周邊通風干燥,避免腐蝕性氣體或液體濺落泵體,若環境溫度低于 5℃,需為泵體加裝保溫罩,防止潤滑油凝固或管道結冰。 遵循以上步驟操作,可有效降低氣冷羅茨泵停機過程中的故障風險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若停機后發現泵體存在異常(如密封件滲漏、轉子異響),需及時聯系專業人員檢修,禁止帶故障再次啟動。 |